陕北民歌是穿越时空的民族文化

2018-06-08 09:10:22  来源:各界导报—各界新闻网  


[摘要]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壮大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历史上因没有自身文化而昙花一现的民族不可胜数。文化工程是涉...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壮大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历史上因没有自身文化而昙花一现的民族不可胜数。文化工程是涉及灵魂的民族工程,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值此文化工程陕北民歌博物馆建成之际,敬献此文。
陕北是一个神奇的地方,雄浑苍茫,广袤无垠。厚重的黄土地养育了赤诚忠厚的人,粗犷豪放、热情耿直的陕北人民创造了独特的方言,而方言则是一个地方的名片和标志。声若洪钟的陕北壮汉和温婉智慧的陕北女子运用方言编织成洒脱的词曲,传承着经久不衰的黄土文化。宛转悠扬,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陕北民歌正是这片广阔的黄土地孕育出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陕北民歌穿越古今,储于民间,经由世代子孙口耳相传,历久弥新。质朴的歌词和唯美的曲调是陕北人是对历史的叩问,对现实的感叹,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是追求美好生活的呐喊!
     陕北民歌穿越时空。陕北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和小调三类。劳动号子包括打夯歌、打硪歌、采石歌、吆牛歌和打场歌。信天游分为高腔和平腔。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传统民歌,都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并且每当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的时候,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也随着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在内容上表现在新的社会生活图景和新的人物形象的创立,反映在体裁上则体现在给各种体裁赋予了新的意义。
     陕北民歌由来已久,祈雨这一传说商汤即兴,《尔雅》中便有“甘雨以降,万民以嘉”,《祈雨调》以“雩”之皇家礼仪定格传承的《诗经》采风之风,至今在陕北活态存在。《乐府.诗集》收录的《上郡歌》,记载:“大冯君野王,小冯君立,兄弟继踵相因循,聪明贤知惠吏民,正如鲁卫德化钧,周公康叔犹二君”,这是汉朝时陕北的“《东方红》”。东汉末年,蔡琰吟诵自己身世的《胡笳十八拍》,也是一首保存在古籍中具有鲜明的陕北民歌特征。陕北民歌是人民的呼声。过去被官府定为“闯贼”的李自成,陕北人引以为豪,一曲《米脂出了一个李自成》表达了得意之情。陕北民歌是政治的晴雨表。清朝年间的“回乱”,有“高大人领兵”唱到“大清家逼得民造反,还说回汉们有冤仇,汉杀回来回杀汉,大清家一边里享安然”,这是以陕北民歌方式记载了人民对一场民族战争的看法。“三边教案”以歌为记,“张世昌、冯世耀,外国来了黄毛老道,引到他们家里传教”...... 等等这些代表作穿越时空流传至今。
     中国文化中心之变迁。民歌产生于人类聚居区域和文化中心。考古和相关研究表明,中华民族最早的文化中心在黄土高原。地质、地理学家指出,黄帝生活于新石器时代,黄陵地区共发现41处新石器遗址,尤其桥山及其周围。石峁遗址是中国已发现的龙山晚期到夏代早期规模最大的城址,据考证,它是人类先祖黄帝的都城昆仑城,距今约4000年左右,它以“中国文明的前夜”入选2012年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世界十大田野考古发现”以及“二十一世纪世界重大考古发现”。随着黄土高原气候恶化,人们逐渐向东迁徙到自然条件更好的中原大地,上演了逐鹿中原。甲骨文证明夏朝和商朝中华文化中心在中原大地。中华始祖之一炎帝向南迁徙到关中盆地,其后代创造了发达的周文化,中华文化中心迁徙到关中盆地。至此之后,中华文化中心在关中和中原之间相互切换。
以陕北方言为主的古汉语延续。中华文化中心迁徙后,再没有返回黄土高原,至此,黄土高原遗留的祖先们便世代延续着曾经的生活和语言。
插队知青王克明的《听见古代》是有力的佐证。他花费十年时间,翻阅了许多古籍,找出了陕北方言中遗存的古语来源。《听见古代》记录陕北特色口语词汇有3900条,收录词语中,先秦两汉南北朝用语占31%,唐宋时期的占34%,元代以来占35%。每种方言里都有古语,都有历史的继承。陕北农民何曾知晓,他们在闲话家常时,在嬉笑怒骂中,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陕北民歌的价值正是由陕北农民质朴的心灵和原生态的陕北方言构建而成,它是由古汉语为载体的以歌声为符号,谱唱出的天籁之音。
     陕北民歌是《诗经》的延续。《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民间诗歌。陕北民歌是诗经的来源之一,而且还使得诗经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陕北是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洽川是黄土高原南塬,被吟诵歌唱的千古名篇《关雎》等佳作源于此地,诗经《风》、《雅》、《颂》中与洽川有关的诗多达三十篇,约占《诗经》总数的百分之十。有被列为《诗经》第一篇在思想艺术上独占鳌头的《关雎》,有杰出的叙事史诗《大明》,有欢快明朗、百读不厌的《桃夭》,有开历代怀人诗之先河的《卷耳》,有扑朔迷离、情景意象交融、令人如痴如醉的《蒹葭》,有反复咏叹、一波三折的《麟之趾》、《螽斯》等等,这些都是《诗经》中最精粹的篇章。孔子去世后,子夏带着《诗》、《春秋》等儒家经典,来到洽川,设教授徒,开始传经。黄土高原不但是诗源,而且是《诗经》最早的传播基地,也是陕北民歌产生和发展渊源,陕北民歌的“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是《诗经》的延续。
     劳动催生陕北民歌。古代陕北人正是在与特殊的自然环境生存有组织的斗争中产生了陕北民歌。人类为了抵御其它动物的侵害,建设住房防御领土城池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地基处理技术——夯土。人们在打夯时发出的打夯号子,旋律明快、押韵、节拍规律、简单明了,便于统一节奏,集中力量,使地基处理的更结实。这种打夯号子也呼喊了几千年,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还能听见。
     古今爱情记录。追求爱情是人类繁衍生息本能,而陕北民歌是陕北人追求爱情的重要载体,是爱情文化的不竭动力。陕北民歌中大量的广为流传的“酸曲”,就是朴实的陕北人对心上人爱意的表达和对美好爱情的记录。
     总之,陕北民歌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它以音乐为符号,承载着陕北人世世代代悲苦酸甜的人生故事,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呼唤。这个声音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穿越时空,历久弥新,从未停止。陕北民歌博物馆的建成是一项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的伟大工程,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不断创新,努力为穿越时空的民族文化注入新鲜血液,让陕北民歌彰显时代风采,绽放永久魅力!(刘亚飞)
 
 

编辑: 高三宝

相关热词: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