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阳:迈上改革新征程   谱写发展新篇章

2018-08-03 08:19:21  来源:各界导报—各界新闻网  


[摘要]  2017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698.47亿元,较1978年翻了十番多;1978年,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为339万元,2014年达到511亿元,为历史最高值。...

  2017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698.47亿元,较1978年翻了十番多;

  1978年,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为339万元,2014年达到511亿元,为历史最高值。1978年-2017年全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00多亿元。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09.77亿元,较1978年翻了十一番。

  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02元,比1985增长了43.9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734元,较1985年增长了81.6倍。

  榆阳,通过40年的改革进程,迈出了追赶超越发展的坚实步伐,经济社会发展已然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四十年的沧桑巨变, 四十年的风雨征程, 四十年的不息奋斗,绘就了榆阳四十年的辉煌画卷。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榆阳区生产力不断解放,改革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经济社会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勤劳质朴的榆阳人民乘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在榆阳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开启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纪元。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上下认真贯彻中省市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破解发展难题、加快追赶超越的方法和手段,围绕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农村综合改革、民主法制领域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民生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等十大领域,全面完成500多项重点改革任务,以重点攻坚带动了全局突破。

  榆阳区破冰前行、科学发展的突出成绩,最根本、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坚持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结合中推进改革,坚持在蹄疾步稳和大胆创新相互统筹中推进改革,坚持从转型最紧迫、群众最关切、攻坚最困难的地方持续发力。榆阳的改革已强击靶心,发出催人奋进的时代强音,通过改革释放出来的发展红利惠及60多万榆阳百姓。

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统一

全区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40年来,历届领导班子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不懈探索和实践,使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区委、区政府引领全区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富有创造的伟大建设,许多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部分主要经济指标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前列,榆阳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到社会民生各个领域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全区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与科学发展统一,在总量扩张中实现了质量的不断改善,在快速增长中实现了效益的明显提升。

  国民经济强势崛起,综合实力大幅攀升。1978年,全区生产总值仅为0.59亿元,2007年首次突破100亿元,2014年超过500亿元,2017年达到698.47亿元,较1978年翻了十番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7%,高于全国9.6%、全省10.8%和全市10.5%的平均增长水平。1978年,全区人均生产总值222元,1993年突破1000元,2005年超过10000元,达到15000元,2017年突破10万元,达到106175元,创历史新高,较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分别高46913元、48909元和8364元。

  区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6年,榆阳区综合实力位居全国中小城市百强区第95位,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区第81位,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第94位,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在全省29个市辖区位列第10位;2017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在全省29个市辖区位列第9。

  经济效益连续提升,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榆阳区财政收入连续增长,不断实现突破,对保证政府职能实现,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地方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0.17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33.12亿元,增长了193倍,年均增速15.2%。

  产业结构转变明显,三次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由一产主导转变为二产主导。1978年全区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8.7%、20.0%、21.3%,一直到1988年全区产业结构以一产为主、三产次之、二产最末;1989年三次产业占比发生较大变化,分别为21.4%、38.2%、40.3%,二产、三产占比首次超过一产,实现了由农业主导向工业起步的转变;2002年三次产业占比调整为9.2%、36.9%、53.9%,一产占比首次不足10%,此后一直保持在个位数;2012年三次产业占比调整为5.3%、61.5%、33.2%,二产占比达到历史最高值,此后也一直在50%以上,形成了以“二产为主导”的经济运行主要特征。2017年全区一产占比由1987年的58.7%调整为4.1%,三产占比由21.3%调整为37%,二产比重虽然占据半壁江山,但一产比重的下降,三产比重的上升,使得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深化农村改革

农村经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多年以来,榆阳区坚持将“三农”工作列为重中之重,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为切入点,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为奋斗目标,逐步摸索走上了一条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先导、统筹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崭新道路。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 ,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1982年,该区实行包产到户解放生产力,1998年,第二轮土地进行承包,延期30不变。2012年初,深度贫困村赵家峁抓住产业建设和新居建设两项重点工作,大胆尝试改革。2013年9月,区委尊重基层群众首创精神,鼓励工商资本下乡,决定在赵家峁村开展农村改革试点,通过整村流转土地,组建股份合作社,拉开了产权改革序幕。2014年10月,赵家峁村被确定为9个省级改革试点村之一。2017年3月16日股份合作社挂牌运营,并向全村630个股民颁发股权证,标志着“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三变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如今,三变改革的“榆阳模式”在榆阳大地遍地开花。

  近几年来,榆阳区不断创新农业农村发展机制,大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制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认定标准和扶持政策,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试点工作,创新实施“一户一田”,在巩固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引导群众放活土地经营权,通过整村流转合作经营等方式,使20多万亩效益低下、濒临撂荒的耕地焕发生机,从根本上破解了农地矛盾。2017年,“一户一田”实施了10万亩,计划到2020年有条件的村全部实施,推动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由目前的66%突破提升到80%以上。

  统筹城乡发展,践行乡村振兴战略。通过股份合作社整合政策、资金、项目,统一规划、统一实施、整村推进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网道路改造,集中力量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和“三个美丽”建设。创新农村管理机制,在有条件的中心村、集中移民安置村开展农村社区化管理试点。依托新型城镇化,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努力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样板。不断深化供销综合改革,推进基层服务网络建设,全面提升为农服务能力。

  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建设,榆阳沙漠变绿洲,荒地变良田。耕地面积由1978年的86.4万亩增加到2017年的132.1万亩。高效、高产、优质的现代特色农业全面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66%。2017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1.21亿元,粮食总产量突破5亿斤。羊子和生猪饲养量分别达到225万只和101万头,均居全市第一。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跨越发展

  改革开放前,全区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主要以毛纺、食品等轻工业为主,1978年工业总产值仅为3235万元。经过全面改革,榆阳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抢抓煤炭发展黄金期,相继建成多个富有特色的工业园区,原盐、铝锭、天然气、煤制油等工业产业更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围绕资源开发、产业链延伸,引进中省大企业大集团投资建设120多个重大项目,工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60万吨真空制盐、60万吨铝镁合金、100万吨煤制油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以煤炭为例:2017年产量7281.5万吨,是1978年的393倍。2017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709.77亿元,较1978年翻了十一番。

  在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大改革大开放推动下,榆阳区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历史舞台上的“重头戏”, 围绕追赶超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牢牢抓住“放管服”改革这个“牛鼻子”,彻底厘清政府和市场的界限,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打造放管服改革的榆阳版。有序撤并整合职能萎缩的事业单位,盘活编制资源。新设机构采取“撤一建一”办法,完成明珠、朝阳、沙河、金沙4个街道办事处设置。制定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修订完善区级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汇总目录。全面推进全区政务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区建政务服务中心,镇村设公共服务中心,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三集中三到位”,区乡两级互联互通信息共享,“54证合一”全面推开,为市场主体彻底松绑。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红黑榜”制度,健全以信用为核心的市场监管体系,持续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园区承载,项目带动。改革开放前,受自然条件、投资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榆阳投资乏力。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推进项目建设,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总量迅速扩张,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全区迈开经济“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步伐,实施“大园区承载、大项目带动、大集群推进”战略,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产业园区作为调结构促转型的主战场,运用改革思维谋划产业结构调整,推进高质量发展。全区形成了麻黄梁工业园区、金鸡滩循环经济产业园、汽车产业园等新的经济增长极;建设了小纪汗、金鸡滩等一批千万吨级现代化矿井,发展了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等一批战略新兴产业,为经济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家底。1978年-2017年全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00多亿元。

  引进先进技术,发展高端能化。近年来,榆阳区作为高端能化基地、国家清洁煤生产基地,坚持“三个转化”“三个围绕”,重点发展了煤化电热一体化、煤液化、煤制油、煤制气、铝镁合金深加工、煤盐耦合等产业,构建“以煤为基、多点支持、耦合发展、绿色低碳”的高端能化工业大格局。众多能化企业积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加强科技创新力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高端产品,催生高端产业,促进能化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深化民主法制领域改革

全面推进法治榆阳建设

  40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地方立法工作、监督工作、代表工作扎实推进,依法履职能力不断提高,人民民主更加广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全面展开,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发展,司法责任制全面落实,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社会治安显著改善,创造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光辉业绩,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健全人大监督工作机制,强化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监督等职能,建立人大审议决定重大投资及项目制度。完善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和区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制度;区政协协商民主建设以及社区协商、社会组织协商全面推进,丰富协商民主的内涵、增强协商民主的实效。按照上级人大有关规定,及时实施向宪法宣誓制度。探索推进城乡社区民主协商、社会组织协商。

  司法体制不断完善。深化司法体制综合改革,落实司法责任制,全面推进法治榆阳建设,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实行法官、检察官逐级遴选制度,建立法官检察官惩戒制度和员额退出机制。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四十年来,榆阳怀着对群众的真情实感,以务实的态度和扎实的作风,聚焦社会民生领域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解决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利益问题。坚持用改革思维探索创新社会民生领域机制改革,通过改革优化民生资源配置,推动优质资源下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改革获得感满意度。

  教育综合实力全面提升。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先后推出校长职级制、教师轮岗制、划片招生制、阳光分班制、均衡编班制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推动教育质量大幅提升;健全教育保障机制,全面推行“十五年免费教育”,有力推动教育事业公平发展、均衡发展、快速发展,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教育事业发展的新高地。“十二五”以来,榆阳区累计投资97亿元,高标准新建改扩建城乡中小学幼儿园165所,新增学位5万多个,学前教育实现全覆盖和全普及。全区一二本上线人数和上线率均名列全市前茅。

  公共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全区所有乡镇文化站和区文化馆、星元图书楼全部实行免费开放。2017年,全区有区级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馆藏书16.5万册,电子图书86万册;全区广播信号覆盖率达到100%,电视信号覆盖率达到98.5%。

  卫生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全区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框架全面建成;公立医院改革法人治理模式全省领先,2014年成立全省第一个县(区)级医疗集团。2017年末,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5658张,是1978年的17.7倍;卫生技术人员数9611人,是1978年的20.6倍;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由1978年的17人增加到112人;每万人均病床数由12张增加到85张。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卫生服务人员数量大幅增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巩固和完善,2017年参合人数35.2万人,参合率达到99.1%。

  体育事业越来越强。近年来,随着体育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全区举办的国家级、省级、专业级体育赛事活动越来越多。仅2013年-2017年,就达500多项次。截至2017年末,全区乡镇、社区和行政村的体育健身器材覆盖率分别达到90%、98%和50%。我区竞技体育从全市倒数第一上升到了全省第一。

  旅游产业快速发展。2017年,全年累计接待游客51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亿元。成功创建了1个2A、4个3A、1个4A级景区。2018年7月22日,榆阳区隆重举行黑龙潭国家4A级旅游景区揭牌仪式。镇川镇黑龙潭旅游景区成为全区第一个国家级4A旅游景区。

  生态环境更加美好。四十年来,榆阳人民坚持不懈的进行改造沙漠的伟大斗争,加快绿色发展步伐,全区造林保存面积也由建国初期的19万亩提高到2017年的472万亩,绿化覆盖率达到45.8%,真正实现了“林进沙退、持续改善”的良性逆转,绿色已成为榆阳大地的主色调。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改善

  改革开放后,榆阳城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城市面积不断扩大,高楼林立,城市乡镇更加美丽,主要道路拓宽修建、背街小巷全面改造,现代化城市道路网格形成。2017年,榆阳建成区面积达到30多平方公里,是1978年的两倍多;世纪广场、河滨公园、沙河公园、生态公园、沙地森林公园等公共休闲场所建成使用,并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在全省率先启动美丽小镇、美丽村庄(社区)、美丽农居“三个美丽”建设工程;建成了多个省级、市级生态村,随着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中心城市的提出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榆阳城乡必将越来越美。

  交通运输能力不断增强。改革开放前榆林还是一个地处偏远,交通落后的地区,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建设,交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人民群众出行更加方便、畅通无阻。至2017年末,辖区境内已建成高速公路5条、省道2条、过境线1条、区道6条、专线公路6条、乡道24条;公路总里程达到3553.2公里;乡镇和行政村通达率均达到100%;基本形成了以高等级公路为主、地方道路为辅,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734元,比1985年增加33320元,增长了81.6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02元,比1985年增加12608元,增长了43.9倍。2017年,全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5602元,比1978年增加64997元,增长了107.4倍。

  四十年来,全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发生质的变化、精神风貌发生根本改变,衣食住行用得到根本改善,全区人民彻底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向小康迈进的历史性跨越。随着收入的增长、消费环境的改善和消费观念的更新,居民消费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深刻变化。2017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83亿元,是1978年的240多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到达20669元,是1978年的98倍,人民消费能力不断提升。

张利平 李强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发展是实干出来的。四十年风雨兼程,四十年岁月如歌。回顾过去,成就斐然;展望未来,充满机遇与挑战。随着榆阳区战略定位大幅提升,全区大开发、大开放、大建设、大发展的热潮不断涌起,综合实力将进一步快速增强,城乡面貌将显著变化,人民生活也将会更加美好。()

编辑: 高三宝

相关热词: 榆阳 生产总值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